初夏的鄉(xiāng)愁
立夏以后,天氣漸漸變暖了,野菜遍地是,密密實實地散在原野里、角角落落里,處處可見。
膽小的春天,登上高蹺,深一腳,淺一腳,消失在那一闕宋詞中,只留下綠肥紅瘦的背影。村中片片濃濃的新綠,涂抹上了墨色,似乎要溢出油來,光滑,透著清香,變得更加厚重起來,劈頭蓋腦地向我砸下來。他們從庭院向外蔓延,沿著小路到溝壑溪畔,浩浩蕩蕩的陣勢,一朵,一束,一枝,一叢,一簇,一片……瘦了小路,掩了視野,豐富了原野,葳蕤著思緒。相比于春天的繁花似錦,我倒有些喜歡初夏那種輕歡的味道。
兒時,鄉(xiāng)下院子里有一個池塘,蛙愛在池塘里熱鬧。初夏的池塘水清冽,睡蓮浮在水面,圓圓的蓮葉上,常常趴著好幾只青蛙。白天,它們或趴在葉上一動不動,或在荷葉間輕巧地跳來跳去。夜晚,月上柳梢之際,幾只早早吃飽喝足的青蛙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,開始“領唱”起來。一蛙引得百蛙鳴。不到兩三分鐘,便有了和聲,轉瞬就連成一片蛙鳴。
清晨,我被母親早早叫醒,吃過早飯,便和祖父、父親一起下田。累得腰酸背疼時,我就坐在田埂上,望著水田里閑適覓食的小鳥發(fā)呆,還不時地扯一縷陽光擦拭滿身的疲倦。這時,父親總會站在我身后語重心長地說,土地不會欺騙人,你在土地里灑下多少汗水,就能收獲多少糧食。
初夏的水果也沾著特殊的靈氣。櫻桃、杏子、梅子、枇杷……哪一樣不是水靈靈可以入畫也可作案頭清供的?尤其枇杷,美麗的名字,輕黃的顏色,表面淺淺一層絨毛愛煞人,難怪南宋戴復古點贊說:“摘盡枇杷一樹金。”
淡紫色的蠶豆花在落花流水春去也里繁華落盡,日漸鼓起豆莢,鮮嫩的蠶豆是美味,摘來生吃,清新爽口。魯迅在《社戲》里,憶起小時候與小伙伴們剝八公公家的羅漢豆吃,河舟漁火鼓樂戲臺,不愧是值得用文字記載的消夏風俗。
初夏最美是小滿。記得小時候,最喜歡在這樣的時候來到田間,站在田壟邊,望著嫩綠的秧苗成片成片地在風中抖動成青色的波浪,優(yōu)雅地隨風舞蹈,我將兒時的歌謠輕輕哼唱,讓五月柔和的旋律將我拉回到記憶深處。那時年少,我們在阡陌和裊裊炊煙中肆無忌憚地奔跑,稻田在夕陽余暉中暗香涌動。有歌聲傳來,是一首綿長的夏日抒情曲,古老而又悠長的曲調伴著花兒的芳香回蕩在日暮山間,畫面被定格在這個永恒的瞬間,這是五月的詩篇,這是童年記憶里一個伊始的夢。
初夏的鄉(xiāng)村夜晚,最是迷人。年輕時學陶淵明的詩,詠誦那兩句“孟夏草木長,繞屋樹扶疏。眾鳥欣有托,吾亦愛吾廬”,我感同身受。鄉(xiāng)村村落,高樹環(huán)合,入夜鳥雀歸棲,不時發(fā)來一兩聲驚鳴,很快消歇,更襯田園夜的寧靜。有月的夜晚,高高的樹木環(huán)圍房舍、禾場,人佇立禾場而看,那樣的朦朧詩意,真是太醉人了。月光銀白色,如水溶溶,瀉照村落,夜霧繚繞飄忽,月朦朧,鳥朦朧,耳邊合奏蛙蟲的重唱,如盛大的交響曲,使人心意沉迷,不時清風徐徐吹來,風里混著草木花朵的馨香,又使人頭腦空靈,神清氣爽。
“夏三月,此謂蕃秀。天地氣交,萬物華實。”令人欣欣然,念念不忘。
作者:鐘竹意
熱點圖片
- 頭條新聞
- 新聞推薦
最新專題
- 酷暑時節(jié),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,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(fā)高發(fā)季節(jié)。近日,記者走訪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市區(qū)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,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。為嚴防溺水事故發(fā)生,切...